在社会化推广范围,交流1、创意第二,这是对传统广告范围公关1、广告第二理念的延续。
去和买家交流,尽管浪费时间费力的也需要坚持下去,这样,买家对于品牌的形象势必大为改变。
21世纪初,美国商业推广协会会长也是《定位》的作者之一阿尔里斯写了一本名为《公关第一,广告第二》的书,在书中作者觉得当今大部分商品的宣传都将主要精力投入于广告创意中,广告创意的哲学好像变成了只看重艺术形式而不管成效怎么样。
作者接着强调,宣传若要有效需要买家对商品的可信度而非创意,公共关系作为连接第三方(大多数是媒体)的纽带可以叫你讲源于己的故事,并获得可信度。
因此,公关应该先于广告而行,广告的任务是重复由公共关系在潜在客户心目中塑造出来的印象,也就是说公共关系塑造一个品牌,而广告维护一个品牌。
阿尔里斯写这本书的时候,社会化媒体还在孕育之中,而当社会化媒体年代真的到来的时候,大家忽然发现传统广告走过的所有历史又在这里被复制了。
社会化推广的重蹈覆辙当社会化媒体刚刚崛起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不了解基于社会化媒体的推广如何做,于是传统广告的那些经验便被复制过来了继续做创意,只不过换个媒介。
当杜蕾斯作为行业内第一个引人注目的案例被广为传播的时候,创意为王这一理念达到了巅峰,于是所有些社会化推广企业开始主导做海报创意,拍微电影,做品牌植入。
这里面可以举出一些例子,譬如碧浪的创意图片创意非凡,可我看到后也只不过赞叹一句便将鼠标滑轮向下滑了;譬如六神花露水的微电影趣味无穷,固然它可以收成大奖,但我看了将来也没像看了一部出色电影之后那种有一肚子话要说的感觉;譬如天才小熊猫在段子中的品牌植入很搞笑,但这类品牌除去行业内人士,别的人真的会注意到吗?当然还有最很难衡量成效的有奖转发它们的转评量一般很好,但带来真的有效的粉能有多少呢?有时大家会在微博上看到不少艺术品,可粉对于这类艺术品却并不买账,他们甚至都不会费心去评论一下。
社会化推广好像在重蹈上世纪后半页美国的广告行业的覆辙只重创意,不考虑后果。
好在社会化推广的转变并没像美国广告业那样历程漫长的半个世纪的等待,不少企业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了另外一条路交流。
2012年,地球人没可以阻止海底捞的入侵,尽管有人曾将海底捞那让人咋舌的长达几十页的管理规范贴在知乎上,但依旧没其他企业可以掌握海底捞。
你学不会海底捞的什么?你学不会它基于服务和交流的企业文化,这种服务和交流是打造在真诚和尊重的基础上的,是长年累月而非一时半会的。
假如说海底捞的服务和交流给传统的推广行业上了一课的话,在社会化媒体上,同样有企业做出了标杆式的探索。
三只松鼠线上的海底捞2013年的某个时段,微博被一阵松鼠之风席卷,它的制造者是坚果类食品品牌三只松鼠。
7月3日,金山CEO傅盛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长微博剖析三只松鼠的服务,从包装、问候语、极致体验等角度称赞三只松鼠的商品和服务超出预期。
这条微博最后被转发8000多次,并获得行业内不少人士的一致好评。
一袋简单的坚果食品何以获得这样大的赞誉?这同样来自于它的服务与交流。
三只松鼠系列的商品和包装都有卖萌的卡通松鼠形象;门店的客服名字都叫鼠某某,管用户们叫主人这便一下将客户推到了一个极高的地方。
在送给客户的包裹里,三只松鼠放置了果壳袋、湿巾、封口夹等物品,做好每个细节,并且其口袋上的问候语也温暖人心,譬如果壳袋子上的提示是:主人,我是鼠小袋,吃的时候记得把果壳放进袋子里哦。
在微博上,三只松鼠官微的原创微博并不多,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与网友交流上。
三只松鼠在微博上时不时会转发一条@他的微博并与客户卖萌互动,此外,它最大的工作是主动与客户交流,一旦你在微博上提到三只松鼠,它便会非常快来与你对话,当然说话前都会加上一句主人。
。
。
为了做好与客户的交流,据了解开创者章燎原还亲自撰写了一个上万字的松鼠客服秘诀,学习这类秘诀的客服都是85后和九零后,章燎原说自己对这类青年的管理风格是信赖和授权这与海底捞的服务理念不谋而合。
三只松鼠在2013年的双十一以全天售出220万袋食品,创造出3562万的日销售额稳坐天猫全网食品电子商务销售量第一的宝座。
就像海底捞,三只松鼠的成功很难复制,它的成功同样有赖于基于优质服务和交流的企业文化。
在社会化媒体上进行用心、有效的交流,就像在传统广告业公关先行的方案,用有效的交流打造品牌在受众心中真诚、热情的形象,然后再用创意来前凸后翘这个品牌形象,这其实才是社会化推广的正途。
有效交流能抚平危机吗?有效交流对于社会化推广来讲是极其要紧的一环,而这种方案在解决公关危机方面同样将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
譬如在2012年,当罗永浩将苗头对准西门子的时候,西门子竟没一个人和罗永浩进行有效(有效二字是重点)的交流,直至最后罗永浩在西门子大楼前上演大锤砸冰箱的行为艺术。
在整个过程中,西门子并不是没机会救赎,罗永浩曾多次在微博上或私下告诉西门子如何做,若这段时间有一个人可以和罗永浩有效交流并听取罗永浩的建议,那样结局或许就不会这样悲剧。
可西门子高高在上,一副我一个跨国公司岂能受你一个买家摆布的样子,于是最后,悲剧无可阻止地发生了。
试图用有效交流来抚平危机的近期一个品牌是蒙牛没错,就是那个过去多次出现重大安全问题的蒙牛。
对于蒙牛如此一个品牌,它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解决信赖危机,假如买家对你的商品不信赖,那样你纵使做再多的广告,做再好的创意都打动不了他。
假如没社会化媒体的出现,或许蒙牛与买家的交流机制最多也只限于邀请买家参观工厂,但社会化媒体这个生而为交流的媒体的出现让蒙牛有了更多的机会。
2013年蒙牛在网上搭建了你的疑问,我的责任网站,并在其后开通蒙牛微客服微博与微信客服公众平台。
任何买家买家只须在三个平台中的任何一个提出关于蒙牛或者牛奶的问题,都会收到回复。
截止12月,蒙牛网页、微博和微信三个平台累计接已收信息2万多条,互动频次约4万多次。
这个量相对于一个能否辐射几十上百万的人群的传统广告来讲或许不算什么,但你要了解在这里几乎每一次交流都是精确的、一对一的并且充满价值的,这与传统广告辐射量大但真的关注的人少的情形是完全不同的一次有效的交流的价值绝对大于一百次无效传播。
无论从名字还是从模块来看,蒙牛的你的疑问,我的责任平台都像是麦当劳our food, your questions的中国版,这可能正是蒙牛对麦当劳开放、坦承和交流的学习只是它还在此基础上加上了社会化媒体。
(具体见《社会化年代,请将品牌还给买家》)蒙牛的牛奶安不安全?或许每个对于蒙牛的历史知道一些的人都会对这个问题提出疑问,对于这个没办法用三言两语讲了解但却是买家真的关心的问题,当然不可以用安全二字来回答,只有在与买家进行有效交流的首要条件下,一点一滴地解决买家的疑惑后才能取得买家的信赖。
有效交流能抚平企业危机吗?只须如此的交流可以持续下去,那样品牌形象的改观是势必的,当然这个过程是积水成渊的过程,而这这所有也需要在用心真的做好商品的首要条件下。
2013年社会化推广的局面已经发生了改观,以前说到社会化推广的标杆时,或许杜蕾斯、宝马会冲口而出,而今当大家第三说到社会化推广时,谈论的非常可能是黄太吉(当然除去它拉黑异议者的错误行为)、三只松鼠。
以往大家愈加重视的是传播,而今大家愈加发现交流的要紧。
某种方面来讲,在社会化推广范围,交流1、创意第二是对传统广告范围公关1、广告第二理念的延续。
去和买家交流,正是在塑造品牌形象的非常重要举措,或许如此的交流是浪费时间费力的,但只须长期这么坚持下去,买家对于品牌的形象势必大为改变。